魏勇强律师参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与地方立法” 公共政策沙龙,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2020-06-24 17:21:26
2020年6月20日,京衡高级合伙人魏勇强律师作为浙江省人大立法专家库专家代表参加由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浙江大学、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113期公共政策沙龙——“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与地方立法”。来自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五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来自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人大财经委、浙江省人大立法专家库、浙江省经信厅、杭州市互联网公证中心等机构的立法实务工作者,及数位省人大代表、法律工作者、企业家、媒体工作者、研究生代表共三十余人参加沙龙。
会议主旨
本次沙龙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与地方立法”为主题,重点探讨数字经济的法治框架及其与高质量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互动图景,并总结、反思数字经济地方立法的浙江经验,探索数字经济法治保障的未来设计与优化路径,旨在围绕“法律何以为浙江数字经济保驾护航?”
与会专家观点
浙江省人大财经委委员、省人大代表陈沸就《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的完善提出三点建议:(1)对《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第十二条所涉“数字基础设施”进行分类关注。软件建设中要关注知识产权的相关风险。硬件设施既要符合数字基础设施的程序与要求等(2)数字经济立法应与现有的地方性法规以及有关政策的有效衔接,不宜为了发展数字经济,给相关企业和个人带来了负担。(3)重视数字金融及跨境电商的规范发展。浙江在部署数字自贸区方面,应考虑如何提升数字世界游戏规则的话语权。
魏勇强律师在会议上强调:相较于传统经济形态,数字经济背后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的“三化框架”,其概念与范畴、特征与边界、运行机理与架构等均产生了质的变化。魏勇强律师在国际比较视野下,言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三大挑战:(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2)人才竞争加剧,高精尖人才稀缺;(3)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普惠性发展尚未实现,“数字鸿沟”问题突出。
浙江省人大财经委委员、省人大代表王柏能建议数字经济的地方立法从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其一,紧扣数据一关键性生产要素,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提升数据要素配置效能。其二,基于数字经济特点和规律,提高支持政策和促进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其三,创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坚持审慎包容原则,给多元治理、创新发展和容错纠错留出空间。同时,应着重在数字基础设施安全、公共数据信息安全、企业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强化监管与保障。
集思广益,建设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重要窗口”
本次会议,魏勇强律师与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代表从不同视角作了丰富而精彩的发言,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经济立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又具创新色彩的见解。会议集聚多学科专家的智慧,反映多元主体诉求,是推动我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平台,是建设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重要窗口”的有效途径。大家共同努力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公共政策沙龙,持续为浙江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努力建设好10个方面“重要窗口”和加快形成13项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贡献智慧和续添力量。